職業危害評價和檢測業務網上公開信息表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名稱 | 福建恒利紙業有限公司 |
地理位置 | 南安市省新鎮省身村 |
聯系人 | 樂仁青 |
項目名稱 | 福建恒利紙業有限公司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現狀評價 |
項目簡介 | 福建恒利紙業有限公司始建于2005年11月,位于南安市省新鎮省身村,占地面積18600m2。主要從事生產高檔生活用紙,包括高級卷筒衛生紙和高級紙巾紙??偼顿Y2.5億元,其中環保投資1270萬元。生產規模為年生產30000噸高檔生活用紙。 |
現場調查、采樣、檢測 | |
現場調查、采樣、檢測專業技術人員 | 現場調查:溫小琴、朱娟、鐘瑤 |
檢測:溫小琴、朱娟、鐘瑤 | |
現場調查、采樣、檢測時間 | 現場調查:2017年8月18日 |
采樣:2017年8月18日 | |
檢測:2017年8月18日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樂仁青 |
建設項目(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 |
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 物理因素:電離輻射。 |
檢測結果 | 測厚儀外表面100cm處周圍劑量當量率<MDL(4.2×10-8Gy/h),工作人員接觸時間1.33h/天,每年工作300天,該企業放射工作人員可能受到的γ、X射線外照射年有效劑量估計為0.02mSv,符合標準要求,低于福建恒利紙業有限公司確定的年管理目標值5mSv;其他公眾在放射工作場所周圍極少停留(居留因子保守取1/4),可能受到的X射線外照射年有效劑量最大約0.005mSv,符合標準要求,低于福建恒利紙業有限公司確定的公眾成員年有效劑量管理目標值0.25mSv。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
評價結論 | (1)該企業針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職業病危害因素,采取了防電離輻射措施,根據現場檢測,放射源容器外表面5cm處和100cm處的周圍劑量當量率符合《含密封源儀表的放射衛生防護要求》GBZ125-2009中規定的周圍劑量當量率控制值,相關人員可能接受的年有效劑量符合管理目標值要求。 (2)該企業制訂了《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成立了應急組織機構(輻射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并明確了相應的成員及職責。 (3)該企業個人防護用品的種類、使用管理制度、實際使用情況基本符合放射防護要求。 (4)企業制訂了一系列的放射衛生管理辦法及操作規程。 (5)企業已根據各崗位作業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接觸程度,制定了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配置計劃,依據《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GBT11651-2008)中關于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的規定,企業所選用的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基本符合規范要求。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企業屬于造紙業,由《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可確定,企業的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為“較重”。 |
建 議 | (1)建議該企業為了便于輻射防護管理和職業照射控制,將距源容器1m內劃分為控制區,1m外源容器所處平臺劃分為監督區??刂茀^和監督區之間的地面上設置有明顯的警戒線??刂茀^與監督區的劃分符合放射防護要求。 (2)建議該企業為放射工作人員配備鉛防護服、個人劑量報警裝置,巡檢或進入射線裝置場所的放射工作人員必須攜帶個人劑量報警儀。 (3)建議及時安排放射工作人員參加職業健康檢查,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放射工作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4)完善放射衛生管理檔案,并制定“放射衛生檔案管理制度”,為放射工作人員建立檔案,并終生保存。放射衛生檔案內容包括:職業衛生基本情況、放射性危害因素種類與分布、檢測記錄、制度文件、放射工作人員培訓資料、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匯總資料(包括職業史和職業危害接觸史)、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資料、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 (5)建議該企業定期對職業病防護設施進行檢查,確保防護設施的正常運行,如防護設施不能正常運行,應及時進行檢修。對生產設備進行定期維護,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 (6)建議該企業在車間告示板的醒目位置設置“職業病危害告知卡”,告知卡內容應包括:危害因素名稱:電離輻射、警示標識、健康危害、應急處理、注意防護。 (7)建議該企業開展輻射事故的專項應急演練。 (8)建議該企業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工作場所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申報。 (9)建議該企業安排所有的放射工作人員進行個人劑量監測和輻射安全培訓。 |